<form id="fdl9h"><th id="fdl9h"></th></form>

      <noframes id="fdl9h">
      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污泥的分類和性質指標以及污泥含水率儀器
      污泥的分類和性質指標以及污泥含水率儀器
      更新時間:2016-03-03   點擊次數:3317次

      一、污泥處理的目的及處理方案

      1.污泥處理的目的

     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,會產生大量污泥。城市二級生物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約占處水量的0.3%~0.5%左右(以含水率為97%計)。污泥中含有有害、有毒物質以及有用物質。污泥處理的目的是:
      (1)使污水處理廠能夠正常運行,確保污水處理效果;
      (2)使有害、有毒物質得到妥善處理或利用;
      (3)使容易腐化發臭的有機物得到穩定處理;
      (4)使有用物質能夠得到綜合利用??傊?,污泥處理的目的是使污泥減量、穩定、無害化及綜合利用。

      2.污泥處理方案

      污泥處理可供選擇的方案大致有:
      (1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自然干化→zui終處置
      (2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機械脫水→zui終處置
      (3)生污泥→濃縮→自然干化→堆肥→zui終處置
      (4)生污泥→濃縮→機械脫水→干燥焚燒一zui終處置
      (5)生污泥→濕污泥池→zui終處置
      (6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zui終處置

      污泥處理方案的選擇,應根據污泥的性質與數量;投資情況與運行管理費用;環境保護要求及有關法律與法規;城市農業發展情況及當地氣候條件等情況,綜合考慮后選定。

      二、污泥的分類

      1.按成分分類
      (1)污泥 以有機物為主要成分的稱污泥。污泥的性質是易于腐化發臭,顆粒較細,相對密度較小,(約為1.02~1.006),含水率高且不易脫水,屬于膠狀結構的親水性物質。
      (2)沉渣 以無機物為主要成分的稱沉渣。沉渣的主要性質是顆粒較粗,相對密度較大(約為4左右),含水率較低且易于脫水,流動性差。

      2.按來源分類
      (1)初次沉淀污泥 來自初次沉淀池。
      (2)剩余活性污泥 來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。
      (3)腐殖污泥 來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。

      以上3種污泥可統稱為生污泥或新鮮污泥。
      (4)消化污泥 生污泥經厭氧消化或好氧消化處理后,稱為消化污泥或熟污泥。
      (5)化學污泥 用化學沉淀法處理污水后產生的沉淀物稱為化學污泥或化學沉渣: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;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;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水產生的沉渣以及酸、堿污水中和處理產生的沉渣均稱為化學污泥或化學沉渣。

      三、污泥的性質指標

      1.污泥含水率
     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與污泥總重量之比的百分數稱為污泥含水率。初次沉淀池污泥含水率介于95%~97%,剩余活性污泥達99%以上。污泥的體積、質量及所含固體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如下。

      2.揮發性固體和灰分
      揮發性固體(或稱灼燒減重)近似地等于有機物含量,用VSS表示,常用單位mg/L,有時也用重量百分數表示。VSS也反映污泥的穩定化程度;灰分(或稱灼燒殘渣)表示無機物含量。

      3.濕污泥相對密度與干污泥相對密度
      濕污泥質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與干固體質量之和。濕污泥相對密度等于濕污泥質量與同體積的水質量之比值。

      干污泥的相對密度可按下式計算:

      深圳市冠亞技術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深圳市冠亞技術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地址:深圳市南山區科苑西工業園25棟1段三層

      版權所有:深圳市冠亞技術科技有限公司  備案號:粵ICP備13045729號  總訪問量:696048  站點地圖  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  管理登陸

     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